Abstract: | 摘要:東海內部由於有大陸沿岸水的注入,以及台 灣東北海域常年湧升的黑潮次表層水,使得光 透層海水中蘊藏著豐富的外來營養鹽,對於基 礎生產者而言,營養鹽可能不再是影響其繁殖 的限制因子,推測東海水體中應含有相當豐富 的葉綠素甲存量以及生物生產力.再者,由於水 體中的營養鹽,主要是由再生循環系統外所貢 獻,所以在總基礎生產力中可能含有相當比例 的新生產力,這部分所造成的生物幫浦現象,以 致於有機碳往深海傳送的通量研究深具意義. 在本研究中將以實測海水之水文化學特性,分 辨出東海內部各不同的水團,然後以現場取得 之連續探針螢光值,來探討不同水團葉綠素甲 濃度的時間及空間變化,探針螢光值之準確性, 以傳統萃取方式分析出之樣本葉綠素甲濃度來 校準.進一步配合整合計畫中實測之基礎生產 力資料,評估直接以葉綠素甲的資料作為預估 基礎生產力的可行性.海水之溫度與硝酸鹽濃 度關係、葉綠素與總基礎生產力的關係、新生 產力與總生產力比值(Fratio)與硝酸鹽之關係,都 將逐步地探討,以作為日後直接以海洋水色衛 星資料,研究東海碳循環對全球碳通量之貢獻. |